8月18日讯:日前,上海有色网(SMM)对国内13家骨干再生铅企业废电瓶处理情况做了调研,结果显示,7月再生铅冶炼企业废电瓶处理率降至48.92%,而6月为50.73%。 其中,年处理量在15万吨以上的大型企业废电瓶处理率降幅较大,从6月的66.49%降至56.13%,缩减10.36个百分点;处理能力在10-15万吨/年的中型企业处理率,7月录得46.66%,较6月上升4.87个百分点;处理率在10万吨以下的小型企业开工率下降至18.84%,降幅为0.63个百分点。 在SMM调研样本中,大型企业安徽华鑫7月废电瓶处理量持稳,河南豫光金铅因设备检修废电瓶处理量几乎减半。中型企业中,除港安因本月原料库存充足、处理量有所上升外,英德新裕本月也已恢复生产,拉动中型企业废电瓶处理率上升,而其他厂家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。 各类型企业处理率普遍下降,可归为三大因素: 一、环保因素影响。各地环保严查持续,危险物品运输管制较严,企业原料采购较困难。 二、原料问题。7月下旬开始,由于原生铅价格涨幅较大,再生铅价格紧随其后,市场一度出现13000元/吨高价,在利润诱惑下,“三无”企业再度开工,与正规企业开始了原料废电瓶的角逐,致使大白废电瓶价格从7300元/吨左右上升到7月底7550元/吨。采购成本的增加使得规模型企业在采购时更加谨慎,部分企业亦倾向于收购铅渣铅泥,从而减少废电瓶处理。 三、天气问题。7月各地气温普遍攀升,车间温度更甚,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,对再生铅企业的生产有一定抑制。 已至8月中旬,废电瓶原料供应或渐显宽松。目前SMM废电瓶报价略回调,至7500元/吨,规模型企业均表示废电瓶市场货源较前期明显增多,8月规模型企业的处理率或将有所提升。
|